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4节(2 / 4)

馈老客户,三是让没买过我们礼品店礼盒的市民感受我们礼品店就算送免费东西,我们送的东西是不是好东西,我们礼品店是不是认真做生意。”林北拿一个包递给他们,“你们看包的品质,印刷的字体和绣的图案。”

市民们争相摸包,布料比他们穿的衣服好,字体清晰,图案清丽又透着喜庆,而且绣的还好。

有人把包背在肩上,竟有种说不出的时髦感。

“一对枕头套一块五,我这包无论咋和枕头套比,也不比枕头套差哪里,怎么着也得七毛五吧。”林北一脸自信说,说完,他开始肉疼,实际上他开始睁眼说瞎话,“我请了专人设计图画,光买画稿,我就花了一大笔钱。我花了这么多钱,费了这么大的劲做包,完了,还免费送给你们,不就是让你们感受到我们礼品店的诚意,结果你们还不信任我们,哎呦,伤到我了。”

自从省城举办了一次评比画的比赛,那些参赛画家甭管拿不拿奖,他们回来身份都翻了倍,找他们约稿难不说,他们画画还敷衍,有人拿到画,把画闲置了,有人忍不了,让画家退定金,这事闹的挺大的。

他们回头看包上的画,要意境有意境,要美感有美感,礼品店的老板绝对花了大价钱才收到这么完美的画。

这么一想,越看画越喜欢,背大师设计的图案,他们感觉自己身上也有了艺术气息。

市民们怕把老板气坏了,老板不免费送包了,他们笑着说:“我们逗你玩的。”

“我是老实人,不禁逗,你们别拿我开涮了,求求你们,大不了八四年春节礼盒,我给你们整一个惊喜,绝对让你们人人满意。”林北赶紧求饶。

151

林北刚刚的求饶把市民逗得哄堂大笑。

上辈子林志善、林志盏口径一致对外说他俩是传统民间戏曲传承人, 每天都在老地方拉一段二胡,打一段快板,咿咿呀呀唱永新乡流传下来的戏曲, 这辈子从去年腊月到今年九月份两人蹲家里拉二胡、打快板唱尽心里的不如意。

他不愚笨, 也不算聪明, 就是一个普通人,听久了, 也学到了三成嘴皮子功夫。

林北放不开, 从来不肯在人前或者人后把话用唱的形式说出来, 他总是顾忌自己名声不好,如果自己说学逗唱逗乐大家, 他真的成了最低贱的人, 不仅好好被人嘲笑,连聪聪在学校也抬不起头。

林志善、林志盏自封民间老艺术家, 许初彦孑然一身,他们不在乎大家在背后如何议论他们, 可是他在乎。

市民们笑得停不下来。

林北不觉得自己刚刚说的话搞笑, 但是他们就是停不下来。

他们的笑声很纯粹,放声大笑,缓解了他因聪聪生病而急躁的心, 他坚信孩子会很快好的。

林北模仿林志盏说唱时候的表情,说:“时间还早,我跟你们聊聊我一次购物经历,你们想听吗?”

大家一般不说“购物”, 一是街坊阴阳怪气说:囨啷个囨, 装啥能耐,咋滴, 看不上咱淮市,你这么有能耐,去北京啊;二是大家不习惯说这个词,而且说这个词莫名觉得羞耻。

林北理所当然说出来,市民头一回觉得这个词格外悦耳、高贵,新奇喊:“想听。”

“我十岁那年,第一次踏进一个店里,那是啥店我就不说了,售货员就像我这样打量我一眼,”林北学售货员漫不经心扫视他,他朝前走两步,售货员惊慌大叫拿棍子驱赶他,“我家四个孩子,家里有一个传统,小的捡大的衣服穿,我是老小,衣服轮到我这里,衣服已经破的不像话了,售货员看我这身打扮,硬说我身上有跳蚤,拿棍子像赶小狗一样把我赶出了店,酱油瓶不小心摔碎了,我攥着打酱油的钱蹲在墙根下哭,哭得老伤心了。我爹在他表侄子家喝酒,喝了大概两斤酒,醉醺醺出门找我,在店门口找到了我,见我没打到酱油,还把瓶子摔碎了,气的拧着我的耳朵把我拎起来,对我一通乱打。

我爹酒醒了,我打着哭嗝问我爹为啥他不卖东西给我,我爹说人家不缺你那三瓜两枣,我又问我爹如果我将来在那家店对面开了一家店,凡是有人到我店里买东西,我都笑脸相迎,那家店会不会因此没了客人,我爹说我傻的不轻。

十三年后我开了店,我敞开门笑脸相迎做生意,在我经济范围内回馈你们。为啥呢,因为这么多店你们不选择,选择了我们的店,在我们店消费,我们作为卖家必须怀着感恩的心服务你们。”

林北抑扬顿挫说唱一通,明明他说的那么可怜,市民们却捧腹大笑。

他们虽笑,心里却在回味林北说的话。

猛然意识到在这几十年里,尤其最近十来年他们买东西,总是能碰到服务态度不好的售货员,他们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态度,语气刻薄,态度傲慢,如果你真的不买,有些售货员当场破口大骂,甚至他的同事还会帮着他骂人。

他们气的心肝疼买下东西,然后回家跟自己赌气。

他们真是傻透了,咋就没有想起来钱攥在他们手里,他们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